推介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28日讯(记者 李想 通讯员 刘婧 苏佳旺 陈友峰)9月27日上午,湖南省地质院“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首条“地质+文旅”科普研学路线推介会在岳麓山西大门举行。
省地质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皓,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欧阳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为、省地质院副院长刘拥军参与活动。泰禹小学、天心区实验小学约70名学生在现场沉浸式体验科普活动。
启动仪式:科普薪火相传研学新程开启
科技与科普工作者代表带来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长沙》。
活动在科技与科普工作者代表带来的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长沙》中拉开序幕,激昂词句与岳麓山自然意境交相辉映,迅速点燃全场气氛。
张皓指出“阅读山水石话石说”科普活动是深化“地质+文旅”融合、创新讲述湖湘山水故事的重要实践,介绍省地质院围绕“三服务”,通过资源普查、科普基地建设、岳麓山地质研学路线打造等拓展地质科普广度深度。欧阳斌强调“地质+文旅”科普研学是普及地质科学、提升全民素养的有效途径,希望深化合作推出更多精品路线,实现“在游中学、在学中游”。李为表示科普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重要抓手,鼓励省地质院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科普精品形成“湖南样板”,呼吁各单位协同整合资源,营造热爱科学氛围。
仪式上,学生代表为参与活动的领导佩戴红领巾,领导为小讲解员颁发聘书,完成了一场科学精神的温情传递。省地质院地调所黄乐清博士对岳麓山地学文旅路线进行了专业而生动的推介,为这条研学路线注入深厚内涵。
展区参观:解读地质与文旅的融合成果
主题展览区集中呈现了岩彩艺术、地质安全知识及“地质+文旅”融合成果。岩彩艺术家现场讲解岩彩创作,地质专家普及防灾知识。来自泰禹小学、天心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作为首批体验者,沉浸式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在岩彩画体验区,亲手调制矿物颜料,创作个性化岩彩画冰箱贴,从艺术角度感知岩石的色彩奥秘。
“地质+文旅”展区通过漫画、案例等形式,系统展示了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新发现、岳麓山地质演化历程、典型地质构造解析及融合实践案例,全面诠释“地质+文旅”的丰富内涵与现实价值。
学生实践:沉浸体验激发科学兴趣
小地质讲解员解读数亿年前湖南古地理环境变迁。
同学们分组踏上首条岳麓山“地质+文旅”科普路线。首站爱晚亭,小地质讲解员引导观察沉积岩构造,解读数亿年前湖南古地理环境变迁;战时指挥部站点,小讲解员与专家结合岩体特征,讲解岩石天然屏障作用及地质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联;白鹤泉处,水文密码被揭开,泉水成因、岩层渗透性等诠释“古井涌泉”奇观;“这里曾是一片海滩”站点,借叠层石、海相化石等,生动再现地质巨变,让人叹服自然与时间之力。
整条路线设计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第一批“小地质科普讲解员”以青少年视角传递地质知识,增强科普亲和力。
本次活动以场景化、互动化的形式,推动地质知识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为公众打开了感知地质科学、体验“地质+文旅”魅力的新窗口。未来,湖南省地质院将以科普月为契机,持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深化地质科普与文旅产业融合,让地质科普从“书本”走向“山水”,让更多人感受湖南地质之美、科学之趣。
这个秋天,不妨来一趟岳麓山,在红枫与古径之间,触摸地球的年轮,聆听石头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李想 刘婧 苏佳旺 陈友峰
编辑:王蓉
本文为地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