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谷惠东)3月27日,湖南省地质院机关办公楼前坪变身“科技展厅”,15家院属单位携高精尖装备集结亮相。这场规模盛大的地质装备展览,系统呈现“空-天-地-深”四位一体装备体系的地质装备现代化成果,近400名专业技术人员分批次参与观摩交流。
此次展览设置四大主题,集中展示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测绘地理信息、核地质与核应用四大领域的高精尖装备。
探地利器:便携式钻机开启绿色勘探新范式
湖南省地质院自主研发的ZY-800P便携式模块化钻机。
在地质找矿展区,湖南省地质院自主研发的ZY-800P便携式模块化钻机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台仅300公斤的“探地利器”,创新采用分体式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完成野外组装。配套的重载无人机运输系统,更是能将钻探设备精准投放到指定位置,突破传统勘探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式作业模式,提供了“低扰动、高效率”的绿色勘探方案。此外,展区还同步展示了深部勘探钻机、高精度物探仪器等创新设备,全面呈现地质找矿技术升级成果。
智慧防线:毫米级精度捕捉山体“呼吸”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地质灾害防治展区通过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动态演示,展现了科技防灾的硬核实力。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雨雾环境中,可以±2mm的惊人精度完成滑坡体建模,配合边坡雷达的实时监测,构建起全时域、高精度的灾害防控网络。这套由北斗应急通讯系统支撑的立体化装备体系,已成功应用于全省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测。展区还陈列了多参数地质灾害监测站等配套设备,形成了完整的防灾技术链条。
测绘黑科技:无人船“水下绣花”显真章
无人船。
“我们的无人船搭载毫米波避障系统,可灵巧避开暗桩,在水域测绘中可以绘制出0.2米精度的水下地形图,就像给河湖做CT,连水草的摆动都能捕捉到!”测绘地理信息展区负责人指着河床影像介绍。展区另设有无人机航测系统等智能测绘设备,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可实现“空天地”全空间数据采集。
核地先锋:伽玛能谱仪画出“铀矿指纹”
便携式地面多道伽玛能谱仪。
核地质与核应用展区的便携式地面多道伽玛能谱仪运用512道分析技术,在铀矿勘探过程中,将矿体边界定位误差控制在小于0.5米,极大地提高了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这就像给岩石做DNA检测,能精准定位铀矿的藏身之处。”现场工程师的讲解让这项高精尖技术变得通俗易懂。展区同时呈现了核探测仪器、放射性废物处理装置等前沿装备,彰显核地质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各参展单位技术骨干现场开展“点对点”业务对接,围绕设备性能优化、技术协同攻关等展开研讨。此次展览通过“实物+场景+技术”的立体化展示,参观者不仅直观感受装备效能,更在互动中碰撞出创新火花。
作为落实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此次装备展既展现了湖南地质装备创新成果,也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从深部钻探的“地眼”到空天监测的“天眼”,从核技术应用的“精测”到生态测绘的“细绘”,湖南地质正加速向“空天地海一体化、人机协同智能化”新质生产力阶段迈进,用科技创新书写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谷惠东
编辑:李想
本文为地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